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专业型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2302)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基础、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熟悉国内外发展现状、趋势和专业技术规范,具备扎实的工程知识、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和组织协调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掌握机械学、电工学、电子学、机电一体化技术、农学、农业机械装备的构造原理、使用维护与管理等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在农业生产机械化系统规划设计、农业机械设计及制造、机械化生产、管理及服务等部门从事农业机械及其相关装备设计、试验鉴定与推广、农业机械化规划与管理、教学与科研、营销与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实践,具备农业生产机械化系统规划设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装备的研究开发、推广与管理和企业管理等能力,达到工程师职业要求。
分解为5个子目标:
(1)扎实掌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农业机械装备设计、开发、管理与应用的能力。
(2)具有专业拓展能力,具备在相关领域有一定的独立研究能力,以及能够完成后续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3)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组织能力、较宽的国际化视野、健康的体格和心理素质。
(4)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学风严谨,爱岗敬业,精通业务,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
(5)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跨领域工作与学习的适应能力。
培养要求
根据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要求分为12条,细化为23个指标条目,具体如下:
1. 工程知识:能够利用数学、物理、机械工程和农业工程专业知识解决农业机械化工程的复杂问题。
1.1 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机械工程和农业机械化工程的基础知识。
1.2 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农业机械化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初步具备工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3 要求学生在课程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中,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电子学、农业机械学等基本原理,并通过文献查阅,分析研究农业机械化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应用数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电子学、农业机械学等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会描述农业机械化工程相关领域复杂工程应用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2要求学生掌握多种文献检索工具,学会通过文献阅读,分析农业机械工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2.3 要求学生能够在课程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利用所学知识对相关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表述、分析与验证,初步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农业机械化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因素。
3.1 要求学生在掌握农业机械化工程问题基本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学会设计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合理解决方案,并在解决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
3.2 学生应能够在课程考核、实践环节、科技活动,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中,树立综合考虑社会文化、健康与安全、伦理与法律、环境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意识。
4. 实验研究:能够基于工程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方案论证、试验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要求学生针对复杂农业机械装备研发问题,建立定性或定量模型,提出合理正确的设计方案,学会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实验的设计与仿真、实验结果分析与验证等方法,以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正确选择并运用恰当的工程技术、现代工程工具和商业软件、信息技术工具等,针对农业机械设计与应用的复杂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能够正确理解其局限性。
5.1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三维建模与仿真分析软件,针对农业机械设计与应用的复杂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能够正确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要求学生掌握社会、安全、健康、伦理、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理解其与农业机械化工程的相互关系。
6.2要求学生从人文与社会、健康与安全、伦理与法律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能够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应尽义务、操守与责任。
7. 环境与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农业机械化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环节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要求学生掌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能够理解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对当前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7.2要求学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影响方面的分析与评价。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要求学生掌握当前社会发展状况相关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在实际问题解决方案中体现出健康心理、正确价值观、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素养。
8.2要求学生理解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活动有可能涉及人文与社会环境,职业道德和规范,在工程实践中学会遵守专业工程师的道德和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理解和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并发挥响应的作用。
9.1要求学生理解尊重个人权利与利益的重要性,理解个人和团队的利益统一性,具有协同合作的精神。
9.2要求学生通过参加跨学科的科技创新活动、科学实践活动、工程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调查研究活动,学会发挥个人应有的作用和团队合作。
10. 表达与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陈述发言、清晰表达等,能够在跨学科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要求学生掌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英语文献阅读与文献检索能力,具有本专业的外语口语交流与写作能力。
10.2要求学生应在各种教学和实践环节中,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与同学、同行及用户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陈述发言、清晰表达个人观点等。
11项目管理:能够理解并掌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问题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要求学生理解与掌握农业机械化工程项目规划与管理、工程决策与经济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对当前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的相关产业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11.2要求学生在课程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中,理解并运用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等多学科知识解决相关复杂工程问题。
12终身学习: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要求学生在本专业的各种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体现出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在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中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制与学位
学制:本科基本学制为4年,学习年限为3-8年。
学位:按要求完成学业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
农业机械化工程、机械工程
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与CAD、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电工学、电子学、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液压与气压传动、传热学、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农业工程概论、农业物料学(双语)、汽车拖拉机学、农业机械学、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精细农业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机械制图测绘与CAD实践、金工实习、机械制造工艺实习、汽车拖拉机拆装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农机专业认知实习、农业机械课程设计、创新创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学分分配
毕业总学分不少于170学分。
必修课总学139学分、选修课学分31学分,实验学分(10.5学分)和实践环节学分(34.5学分)共45学分,占总学分26.5%。
教学进程(附表1-5)
培养方案支撑体系
培养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体系:
培养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矩阵表
培养要求 | 培养目标 |
子目标1 | 子目标2 | 子目标3 | 子目标4 | 子目标5 |
1.工程知识 | √ | √ | | | |
2.问题分析 | √ | √ | | | |
3.解决方案 | √ | √ | √ | | |
4.科学研究 | √ | √ | √ | √ | √ |
5.现代工具 | √ | √ | √ | | |
6.工程与社会 | | √ | | √ | √ |
7.环境与发展 | | | | √ | √ |
8.职业规范 | | √ | | √ | |
9.个人和团队 | √ | | √ | | √ |
10.表达与沟通 | | | √ | √ | √ |
11.项目管理 | √ | √ | √ | | |
12.终身学习 | | √ | √ | √ | √ |
课程体系对培养要求的支撑: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科类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等组成。
课程体系对培养要求的支撑关系矩阵
课程名称 | 培养要求 |
1. 工程知识 | 2. 问题分析 | 3. 解决方案 | 4. 科学研究 | 5. 现代工具 | 6. 工程与社会 | 7. 环境与发展 | 8. 职业规范 | 9. 个人和团队 | 10. 表达与沟通 | 11. 项目 管理 | 12. 终身 学习 |
思想政治课(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L | L | M | M | | | M |
大学英语(B1、B2、B3、B4) | | | | | | | | | | M | | M |
形势与政策(1、2) | | | | | | L | M | M | | | | M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H | | | | | H | | | | | | M |
体育课(1.普通体育课1;2.普通体育课2) | | | | | | L | | | | | | |
计算机类课程 | H | | | | | | | | | | | |
体育类课程 | | | M | | | | | | M | | | |
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 | | | H | | | | | | | | | |
创新创业模块课程 | | H | | | | | | | H | H | | |
数学课( 1.高等数学A1 2.高等数学A2 3.线性代数 4. 概率统计) | H | H | | | | | | | | | | |
大学物理 | | H | | M | M | | | | | | | M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基础 | H | M | M | | | | | H | | M | M | |
机械制图与CAD | H | M | M | | H | | | H | | M | M | |
理论力学 | M | H | H | H | | M | | | | | | |
材料力学 | M | H | H | H | | M | | | | | | |
机械原理 | M | H | H | H | | M | | | | | | |
机械设计 | M | H | H | H | M | M | | | | | |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 H | H | H | | | M | | | | | | |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 | M | H | H | H | M | M | H | | | | | M |
机械制造基础 | H | H | H | M | M | M | M | M | | | H | |
电工学 | M | H | M | M | M | H | | M | | | | L |
电子学 | M | H | M | M | M | H | | M | | | | L |
机械制造工艺学 | | H | M | | | M | | | | M | M | |
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 | H | H | H | M | L | M | | | | | | |
液压与气压传动 | | H | | H | H | | | M | | | | |
传热学 | H | H | H | M | M | M | | | | | | |
农学概论 | M | M | M | | | | M | | | | | |
农业工程概论 | M | H | M | | | | M | | | | | |
农业物料学(双语教学) | H | H | M | M | M | | M | | | | | |
农业机械学(含创新创业教育) | H | H | M | M | M | | M | | | | | M |
汽车拖拉机学 | H | H | M | M | M | | M | | | | | M |
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前沿专题讲座 | | | | | | | | H | | H | H | H |
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 | | | | | | | | H | | | | |
农业工程专业英语 | L | H | | H | | | | H | | H | | M |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 H | M | H | | L | | | | | | | |
特种加工工艺 | H | M | M | | H | M | H | | | | | M |
农产品加工工程 | L | M | M | | | M | M | L | | | | |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 | L | M | M | | | M | M | L | | | | |
特种农业机械 | L | M | M | | | M | M | L | | | | |
农机装备三维设计 | H | M | M | | H | | | H | | M | M | |
农机装备现代设计技术 | H | M | M | | H | | | H | | M | M | |
机电传动控制 | M | H | | | | M | | M | | | | |
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 | M | H | | | M | | H | | | | | H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 | H | | | | M | | M | | | |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 M | H | | | | M | | M | | | | |
现代工业企业管理学 | H | M | H | | | | H | | M | | H | M |
农业机械化管理学 | M | | H | | M | | M | | | | H | |
精细农业 | M | | H | | M | | M | | | | H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H | H | M | | H | H | | | | | M | H |
军事理论及训练 | | | | | | | | L | H | | | |
劳动 | | | | | | | | | | | | H |
体育健康与标准测试 | | | | | | M | | | | | | |
思政社会实践 | | | | | | H | | | | | | |
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 | | L | | | | | | | | | | |
机械制图测绘与CAD实践 | H | | | | | | | M | | | | |
金工实习(A) | H | | M | | | M | | | | | | |
农机专业认知实习 | H | | M | | H | H | H | | | | | M |
汽车拖拉机拆装实习 | H | | M | | | | | | | | | |
机械制造工艺实习 | H | | M | | | | | | | | |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 H | | M | | | | | | | | | |
农业机械课程设计 | H | | M | | | | | | | | | |
创新创业实践 | | | | | | | | | | M | | M |
毕业实习及报告 | H | H | H | | | M | L | H | | | M | |
毕业论文(设计) | H | H | H | | | M | L | H | | M | M | |
注:根据课程对各项培养要求的支撑强度分别用“H(高)、M(中)、L(弱)”表示,支撑强度的含义是:该课程覆盖培养要求的指标点的多寡,H至少覆盖80%,M至少覆盖50%,L至少覆盖30%。 |